
欢迎咨询
0531-62335966
0531-62335968
职业卫生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项目名称 |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新型高效无纺布装备产业化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
建设单位 |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刘民伟 |
地理位置 | 聊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 ||
项目简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企业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于2020年9月委托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新型高效无纺布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 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取得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证书编号:(鲁)安职技字(2017)第B-0055号)。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评价人员对委托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筛选出重点评价因子,编制完成了项目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现场检测及资料收集等工作,并对本项目运行过程中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了职业病危害评价,最终编制完成了《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新型高效无纺布装备产业化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 ||
现场调查专业技术人员:鹿超、徐建勋 时间2020年11月1日 现场采样专业技术人员: 王彦林、李万里 现场检测 陪同人:刘民伟 |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 | 工频电场、噪声 | ||
检测结果 | 1)噪声 | ||
评价结论 | (1)本项目总平面布局和设备布局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2)经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确定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由现场检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各类危害因素的检测(测量)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3)本项目在容易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了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立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均能正常运行。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 (4)本项目在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设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 (5)本项目个人防护用品由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发放,公司制定有《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对工人发放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对佩戴情况进行监督。本项目岗位人员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符合《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DB37/1922-2011)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的要求。 (6)公司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档案内容完整、规范,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档案的管理方式需要持续改进,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对原有档案内容进行归档和管理。 (7)公司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人员,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组织了职业卫生培训,落实了职业病防治经费。公司还应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 (8)本项目建成后,需委托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对本项目未进行职业健康健康的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上岗前和离岗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档案。 | ||
评价建议 | (1)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对新、改、扩建、技术改造或技术引进建设项目在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竣工验收后,要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及时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确保档案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2)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工艺及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措施,使其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并根据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 (3)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查体时间、查体周期和查体项目,针对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4)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中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劳动者职业卫生定期培训的内容。 (5)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检测与管理制度,单位应建立自测机构,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和人员,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6)公司应加强应急救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确保时刻处于正常状态,以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7)公司应按照《制度》规定,加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严格职业病防护用品的购买渠道,确保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同时应加强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确保劳动者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并加大现场监督力度,督促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 (8)进一步完善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认真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人员和临时外来务工人员的上岗前和离岗后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患者和疑似职业病人,进行相应工作变动,减少职业病发生。 (9)企业应在各生产车间门口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进行公布,在办公区设置公告栏,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