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咨询
0531-62335966
0531-62335968
职业卫生评价报告网上公开信息表
项目名称 |
龙口市洼东煤矿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
建设单位 |
龙口市洼东煤矿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李* |
|
地理位置 |
山东省龙口市徐福镇 |
|||
项目简介 |
洼东煤矿于1978年8月建井,1982年1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2015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t/a,开采煤1、煤2,现开采煤层为煤1。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高档普采采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该矿井目前有2个生产采区,即三采区和七采区,开采1煤层。井下现有1个采煤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正在生产,即7106高档普采工作面、3105回风巷掘进面和3105西进风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井提升兼进风,风井专用回风。矿井实行分区通风,各水平、采区均具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龙口市洼东煤矿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粉尘、化学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控制职业病危害,维护劳动者的相关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龙口市洼东煤矿有限公司委托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其现有生产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
现场调查专业技术人员:*昭平、忠显* 时间2017年4月22日 现场采样专业技术人员:*业鹏、*忠显、陈*、郝* 时间2017年4月26日至2017年4月28日 陪同人:李* |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 |
1、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声、氡及其子体等。 2、物理因素类:工频电场、手传振动、噪声等。 |
|||
检测结果 |
1)粉尘 本次检测,共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样品4个,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4.4-6.8%之间,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小于10%,故定义为煤尘。 共采集4个工作场所的不同生产工序的粉尘分散度样品12个;经过检测分析,其中打眼、刮板运输机运输、采煤等生产工序产生的粉尘分散度较高。 共测定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总粉尘样品48个,合格样品45个,合格率93.8%;短时间接触浓度呼吸性粉尘48个,合格样品45个,合格率93.8%。 共检测个体总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样品48个,合格样品45个,合格率93.8%;呼吸性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样品48个,合格样品45个,合格率为93.8%。 2)化学毒物 本次检测,采集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样品144个,分别为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其中硫化氢采集最高容许浓度样品,其余均采集短时间接触浓度样品、个体接触浓度样品,或通过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进行加权计算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所有样品均合格,合格率为100%。 3)噪声 本次检测共对15个接噪工人及其作业场所进行了LEX,8h和LEX,W 噪声强度测量,合格样品为14个,合格率为93.3%。 4)手传振动 本次检测,共对2个炮掘工作面打眼支护工接触手传振动情况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得知所测量工作场所打眼支护工手传振动接害情况均符合工作场所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5)工频电场 本次检测,对地面变电所巡检工所接触工频电场强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该工种接触工频电场强度符合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6)氡浓度 本次检测,对7106高档普采工作面空气中氡浓度进行检测,其中7106高档普采工作面氡浓度小于LLD(最低检出浓度),低于《坑道氡及其子体放射防护规定》(GJB1353-92)规定的限值500 Bq m-3,《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限值1000Bqm-3,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
|||
评价结论 |
1、急救箱药品不全,未对药品及时进行更新; 2、部分井下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佩戴防尘口罩及防噪耳塞; 3、未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进行编号; 4、部分作业地点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不全 |
|||
评价建议 |
1、定期为职工配发符合标准要求的防噪耳塞或防护耳罩、以及防尘、毒口罩并督促其按要求佩戴。 2、定期对急救箱药品进行更新。 3、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进行编号。 4、应当在单位办公区域、工作场所入口处等方便劳动者观看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卫生告知牌和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员工职业病查体结果、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并将本次检测结果及时在职业卫生公告栏进行告知。同时企业应在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岗点的显著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及警示标示,借以警示员工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使员工自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危害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