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咨询
0531-62335966
0531-62335968
近日,很多学子已经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的一位好友也是如此,我在内心里由衷的感到高兴,他是首战失利,二战上岸,首战得结果让他意识到英语和数学是短板,二战期间,他以数学和英语为重点,又兼顾专业课和英语,合理安排时间,日日夜夜,我和其他朋友也是会时常打电话监督,也会为他准备考试必备品。这备考一年,我们三人并肩前行。
六月的阳光透过窗棂,好友小心翼翼地拆开那份期待已久的邮件——"恭喜您被录取为我校2025级硕士研究生"。当他把录取通知书的照片发到我们三人的小群时,群里瞬间被欢呼的表情包淹没。这个承载着两年汗水的电子文件,让我们三个的记忆同时闪回到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
2024年冬天的那场考试,曾给我们当头一棒。数学成绩没过国家线,让他与梦想院校失之交臂。而我虽然各科都过了线,但总成绩并不理想,最终放弃调剂,步入工作。记得离校那晚,我们三人在学校天台喝光了十二罐啤酒。“不是能力问题,是方法问题”。他捏扁易拉罐时说的话,成了他二战征程的起点。
自毕业以后,他回家备战。书桌上贴着精确到小时的计划表:清晨六点半雷打不动的英语晨读,下午三小时数学专项突破,就连吃饭时耳机里放的也是专业课音频。我和另一位朋友轮流当“云监工”,每周六晚上的视频通话里,总能看到墙上越划越多的红色"正"字,记录着不间断的学习天数。
初试他只身前往学校,我和另一位朋友担心冒昧陪考会给他造成压力,于是我给他准备了感冒药/暖宝宝等用品,另一位朋友为他买了一个毛绒玩具,为他加油打气。他不负众望,初始成功通过。复试时,我和另一位好友才敢“陪考”,复试完,我们三个聚了一下,大家讲述自己的近况,已然没有了大学时的天真无虑,也是变得老成起来,可能大家都却心照不宣得怀念以前。
这张录取通知书背面,其实还藏着一组数据:12本写满的笔记本,37支用完的笔芯,165套模拟卷。但更珍贵的或许是那些凌晨两点的语音通话,是三个人隔着屏幕共同成长的年岁。朋友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它从来不是孤独的跋涉,而是有人与你共享晨昏、共赴山海的过程。